Stein 曝威少拒海外高薪:一心留守 NBA,签约机会或在常规赛
当 NBA 新赛季常规赛启幕不足两周,各队阵容调整进入收官阶段时,名记 Marc Stein 的一则报道让拉塞尔・威斯布鲁克的未来去向再度聚焦舆论视野 —— 这位 35 岁的前 MVP 明确无意征战海外联赛,所有精力均锁定在重返 NBA 赛场的目标上。即便有中国球队开出近乎国王队潜在报价 4 倍的高薪诱惑,威少团队的态度依旧坚定如磐石,至今未就海外打球的可能性展开任何讨论。
威少的这份执着,根植于他十七年 NBA 生涯的荣光与执念。2008 年以 4 号秀身份登陆联盟以来,他先后效力于雷霆、火箭、奇才等七支球队,将常规赛 MVP、得分王、助攻王等诸多荣誉收入囊中,更成为历史上唯一达成 “场均三双” 壮举的球员,职业生涯场均 22.5 分 7.3 篮板 8.4 助攻的华丽数据,镌刻着他在篮球最高殿堂的印记。这样的履历让 NBA 不仅是他的职业赛场,更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家园。今年 6 月,他毅然放弃 2025-26 赛季 350 万美元的保障球员选项,选择成为完全自由球员,便是寄望在自由市场寻求更能彰显价值的角色,而非安于养老合同。
这份对理想的坚守,在巨额薪资诱惑面前更显珍贵。据国王随队记者爆料,某中国球队为威少开出的年薪接近 1450 万美元,即便按更保守的估算,也达到国王队潜在底薪报价(约 200 万美元)的 4 倍之多。但这看似难以抗拒的条件,实则存在现实漏洞 ——CBA 外援工资帽仅为 425 万美元,若签下威少需支付千万级薪资,球队总支出将突破 3000 万美元,且传闻中 “仅打半个赛季” 的条款意味着错过季后赛,投入与回报完全失衡,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威少拒绝的合理性。更重要的是,作为手握多个球鞋、服装代言的球星,NBA 赛场的曝光度是海外联赛无法比拟的,这背后的商业价值同样是他考量的关键。
当然,威少的留守之路并非坦途。年龄增长带来的竞技状态下滑有目共睹,上赛季在掘金队场均贡献 13.3 分 4.9 篮板 6.1 助攻,季后赛因手部伤势影响,数据跌至 11.7 分 3.7 篮板 2.6 助攻,三分命中率始终徘徊在 30% 左右的低位。在强调空间与效率的现代篮球体系中,他的投射短板成为球队考量的重要因素,这也导致休赛期初期市场反应冷淡,甚至出现 “退役倒计时” 的论调。

但转机正悄然浮现。Stein 在报道中透露,威少的签约机会大概率出现在常规赛开打后 —— 这是 NBA 的常见操作,球队往往会在季前赛考察阵容后,针对暴露的短板进行针对性补强。目前已有多支球队与他产生关联:国王队对替补控卫的需求迫切,威少与萨博尼斯的旧识关系更添合作可能,随队记者甚至给出超过 70% 的签约概率;卫冕冠军凯尔特人队替补控卫深度不足,他的经验或能成为冲冠助力;重建中的马刺队也需要老将导师指导年轻球员。此外,火箭因主力控卫范弗利特赛季报销陷入后场危机,篮球评论员苏群建议球队用伤病特例签下威少,而他本人也通过社交媒体主动示好,加上前队友杜兰特 “他绝对能留在 NBA” 的公开力挺,让 12 月成为潜在签约窗口期。
从俄城雷霆的少年得志,到辗转多队的颠沛流离,威少的 NBA 生涯始终与 “坚持” 二字相伴。如今,他拒绝海外高薪的选择,既是对冠军梦想的最后追逐,也是对这份职业最深情的告白。正如杜兰特所言,这位传奇理应 “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结束职业生涯”。距离常规赛开幕仅剩数日,威少的名字尚未出现在任何球队名单中,但他的坚守已然书写了体育精神最动人的注脚。无论最终身披哪支球队战袍,这位 “铁血斗士” 与 NBA 的故事,都还未到落幕时刻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