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超首用 AI 自动跟拍,足球赛事直播迈入智能时代
10 月 13 日,2025 赛季湖南省足球协会超级联赛(简称 “湘超联赛”)传出技术革新消息 —— 赛事首次引入 AI 自动跟踪拍摄系统,实现无导播、无摄像干预的广播级赛事录制,用智能技术重构业余足球赛事的传播形态。这一举措不仅是湘超联赛创办十年来的技术突破,更标志着 AI 技术在地方体育赛事中的应用迈入实用阶段。
必一运动b-sports,必一运动b-sports官网,必一运动b-sports平台,必一运动b-sports官方网站,www.bty.com作为湖南省最高水平的业余足球联赛,湘超自 2016 年创办以来已走过九载历程,从最初 8 支俱乐部参赛的区域性赛事,发展为 2025 赛季 14 支市州代表队参赛、衔接中冠联赛的重要赛事平台。历届赛事中,长沙四海、湖南体彩、中南平江之星等球队先后夺冠,赛事不仅成为本土足球人才的练兵场,更通过 “体教融合”“体旅融合” 模式推动城市活力提升。但受限于业余赛事的成本约束,过往赛事拍摄多依赖人工单机位录制,常常出现关键进球瞬间漏拍、球员特写缺失等问题,难以满足观众对赛事细节的需求。
此次湘超采用的 AI 跟踪拍摄技术,源自宇视科技推出的 “运动 AI 体育场馆直播方案”,核心在于通过智能硬件与算法的协同实现 “镜随球动”。赛事场地部署的 1600 万像素全景智能运动摄像机,可实现 180° 超广角无死角覆盖,配合 AI 控球权识别算法,能实时锁定足球运动轨迹,自动调节拍摄角度与焦距。与传统拍摄相比,这套系统彻底改变了 “人追球” 的被动模式:传统赛事直播需至少 3 名摄像师配合导播切换机位,而 AI 系统通过预设运动预测模型,能提前 0.3 秒预判足球运动轨迹,避免因球员高速冲刺、多人争抢导致的画面失焦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AI 技术在内容生产端的延伸价值。针对当下 “短视频 + 社交媒体” 的传播趋势,该系统可自动剪辑生成进球集锦、MVP 高光时刻等内容,观众无需专业剪辑技能即可一键下载分享。湖南省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湘超的观众中 70% 是 18-35 岁的年轻群体,AI 生成的短视频内容在抖音、视频号等平台的传播效率,比传统赛事回放高出 3 倍以上。” 这种轻量化的内容形态,正帮助业余赛事突破传播圈层。

从技术原理来看,这套系统融合了智慧大数据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双重优势。它通过实时采集球场影像、环境参数及球员运动数据,经分帧处理提取关键画面,再结合运动矢量算法预测足球轨迹,最终生成动态拍摄指令。在 10 月 12 日的测试赛中,系统成功捕捉到 3 次远距离射门、2 次禁区混战中的关键传球,画面畸变率控制在 1% 以内,达到了省级体育赛事的转播标准。对比人工拍摄,其不仅将单场赛事的人力成本降低 60%,更将精彩瞬间的捕捉率从 78% 提升至 95%。
此次技术革新与 2025 赛季湘超的赛事升级形成呼应。本赛季赛事由湖南省体育局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,首次以市州为单位组队,要求每场比赛至少 3 名中学生球员同时在场,着力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。AI 拍摄技术的引入,让这些青少年球员的赛场表现能得到更完整的记录,为人才选拔提供了客观影像依据。“以往基层球员的表现只能靠教练笔记,现在 AI 能还原每个技术动作细节,这对青训评估太重要了。” 长期关注湘超的足球评论员李磊说道。
在体育赛事智能化的大趋势下,湘超的尝试并非个例。宇视科技的相关方案已在篮球、排球等赛事中落地,但应用于足球赛事尚属湖南首次。与职业联赛动辄数百万的转播设备相比,这套 AI 系统的部署成本仅为传统方案的 1/5,更适合资金有限的业余赛事。湖南省足协透露,若本赛季试点效果良好,2026 年将推动 AI 拍摄技术覆盖湘超全部 182 场比赛,并接入赛事数据平台实现 “画面 + 数据” 同步传播。
从长沙四海的首冠传奇,到如今 AI 镜头下的新生代球员,湘超联赛的十年变迁,正是中国业余足球发展的缩影。当 AI 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绿茵场,捕捉的不仅是足球滚动的轨迹,更是体育赛事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可能。在这场智能革命中,被重新定义的不仅是赛事传播方式,更是大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与路径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