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节风暴!杨瀚森让尤班克斯成背景板,队记等的高光来了
当开拓者与国王的季前赛时钟滑向第三节,波特兰主场的欢呼声从零星试探变成海啸般的狂潮。216 公分的杨瀚森在罚球线接球时,国王替补中锋尤班克斯正站在三分线内半步 —— 这个 NBA 征战七年的老兵或许还在延续上半场的判断,认为这个中国新秀的远投只是偶尔闪光。但下一秒,篮球划过的弧线击碎了所有轻视,也让开拓者队记 Mike Richman 在转播席上猛地前倾身体:等待已久的时刻,终于来了。
这场 124-123 的险胜,本可能成为季前赛汪洋中不起眼的浪花,却因杨瀚森第三节的爆发被刻上特殊印记。替补出战 17 分钟的他交出 16 分 4 篮板 3 盖帽的成绩单,其中第三节 6 分钟内 5 投 5 中,狂揽 14 分的表现,堪称对质疑者的最有力回应。而尤班克斯,这位曾在联盟立足多年的内线,不幸成为这段高光时刻的背景板。从第三节 6 分 03 秒杨瀚森登场,到 3 分 13 秒尤班克斯被换下的 2 分 50 秒里,杨瀚森用 10 分的狂轰滥炸完成了对前辈的碾压。
连续两记三分球成为进攻风暴的序曲。第一次面对尤班克斯的放投,杨瀚森手起刀落命中底角三分;当对手依旧选择退守篮下,他毫不犹豫再次出手,篮球空心入网的声音让主场观众陷入狂欢。这并非运气使然,216 公分的身高搭配柔和手感,让他在出手瞬间几乎不受干扰,而扎实的投篮基本功早已埋下伏笔 —— 正如开拓者选择用首轮 16 号签摘下他时所期待的,这位空间型内线的投射能力正是传统肉盾中锋缺失的价值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进攻手段的多样性。在连续命中三分后,尤班克斯被迫扩大防守范围,杨瀚森立刻抓住机会展现内线技巧:接队友分球面对协防,他用一记不讲理的挑篮终结;随后的单打回合中,他更是做出背后运球接转身挑篮的连贯动作,篮球在指尖划出诡异弧线后坠入网窝,连国王媒体都忍不住调侃:"他面对尤班克斯时快变成约基奇了"。这组进攻连招不仅展现了超越年龄的球感,更印证了队友们在训练中对他的评价:"球商、脚步都格外出色"。
防守端的贡献同样让这场爆发更具含金量。第二节对位时,尤班克斯曾尝试单打,却被杨瀚森轻松防下;第三节关键时刻,他又送出遮天大帽回应对手的上篮,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非 "攻强守弱"。3 次盖帽的数据背后,是 118 公斤体重带来的护筐底气,也是他快速适应 NBA 对抗强度的明证 —— 要知道,首场季前赛面对格林、霍福德等强手时,他还因经验不足显得吃力。

这场爆发绝非偶然,而是隐忍与积累的必然结果。首场季前赛,杨瀚森因紧张导致 6 犯离场,仅得 4 分的表现让外界疑虑丛生;本场比赛上半场,他又因三分钟内三次犯规陷入被动。但教练比卢普斯的信任成为转折点,这位曾见证过新秀成长困境的名宿,坚持在下半场给予他充足机会,而杨瀚森用表现回报了这份信任。正如队记 Richman 在播客中所说:"我们早从队友口中听到他的特别,只是在等待一个爆发的契机"。
当终场哨响,尤班克斯走下球场时回头望了杨瀚森一眼,眼神里没有沮丧,只有惊讶与尊重。开拓者替补席早已陷入狂欢,阿夫迪亚主动上前击掌,夏普在回防时朝他大喊助威,这种来自队友的接纳,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。更衣室里,被记者围住的杨瀚森依旧保持着平静,将功劳归于团队,这份沉稳与他 20 岁的年龄形成奇妙反差。
但狂欢之余,清醒的认知从未缺席。季前赛的高光不等于常规赛的稳定,面对全明星级别的内线时,他的速率短板仍会暴露;两场季前赛场均 5.5 次犯规,也说明经验积累仍是当务之急。尤班克斯们会反复研究他的录像,未来的防守只会更加凶狠。从 "背景板制造者" 到 "持续输出的核心",中间隔着无数个清晨的投篮训练、夜晚的战术复盘,以及应对失败的坚韧。
对重建期的开拓者而言,这个夜晚的意义远超一场季前赛胜利。他们找到了内线的新希望 —— 一个能投三分、能策应、能护筐的现代型中锋,完美契合小球时代的战术需求。对中国球迷而言,这是继姚明之后,又一位在 NBA 赛场展现统治力片段的内线球员,那句 "我也打一打邓肯罗宾逊,你瞧好吧" 的自信宣言,正逐步照进现实。
当镁光灯渐渐熄灭,杨瀚森的名字已被刻在更多人的期待清单上。队记 Richman 说 "这只是开始",比卢普斯称 "为他骄傲",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刷满 "未来可期"。那个让尤班克斯成为背景板的第三节,或许不是终点,而是一颗新星冉冉升起的序章。属于杨瀚森的高光时刻,我们已经等到了第一个片段,而更漫长的精彩故事,才刚刚落笔。
发表评论